孙沔
孙沔(996年—1066年),字元规,越州会稽人。中进士第,补赵州司理参军。跌荡自放,不守士节,然材猛过人。后以秘书丞为监察御史里行。景祐元年,礼院奏用冬至日册后,沔奏:“丧未祥禫而行嘉礼,非制也。”同安县尉李安世上书指切朝政,被劾,沔奏:“加罪安世,恐杜天下言者,请勿治。”

景祐元年,礼院奏用冬至日册后,沔奏:“丧未祥禫而行嘉礼,非制也。”同安县尉李安世上书指切朝政,被劾,沔奏:“加罪安世,恐杜天下言者,请勿治。”黜知衡山县。道上书言时事,再贬永州监酒。移通判潭州、知处州。复为监察御史,再知楚州。所在皆著能迹。召为左正言,论事益有直名。迁尚书工部员外郎,提举两浙刑狱,遂以起居舍人为陕西转运使。

时宰相吕夷简求罢,仁宗优诏弗许。沔上书言:“自夷简当国,黜忠言,废直道,及以使相出镇许昌,乃荐王随、陈叟代己。才庸负重,谋议不协,忿争中堂,取笑多士,政事寝废。又以张士逊冠台席,士逊本乏远识,至隳国事。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,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,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,冀复思己而召用也。陛下果召夷简还,自大名入秉朝政,于兹三年,不更一事。以姑息为安,以避谤为智。西州将帅累以败闻,契丹无厌,乘此求赂。兵歼货悖,天下空竭,刺史牧守,十不得一。法令变易,士民怨嗟,隆盛之基,忽至于此。今夷简以病求退,陛下手和御药,亲写德音,乃谓‘恨不移卿之疾在于朕躬’,四方义士传闻诏语,有泣下者。夷简在中书二十年,三冠辅相,所言无不听,所请无不行,有宋得君,一人而已,未知何以为陛下报?天下皆称贤而陛下不用者,左右毁之也;皆谓憸邪而陛下不知者,朋党蔽之也。比契丹复盟,西夏款塞,公卿忻忻,日望和平。若因此振纪纲,修废坠,选贤任能,节用养兵,则景德、祥符之风,复见于今矣。若恬然不顾,遂以为安,臣恐土崩瓦解,不可复救。而夷简意谓四方已宁,百度已正,欲因病默默而去,无一言启沃上心,别白贤不肖,虽尽南山之竹,不足书其罪也。”

沔居官以才 力闻,强直少所惮,然 喜宴游女色,故中间坐废。妻边氏悍妒,为一时所传。初,陕西用兵,朝廷多假边帅倚以集事,近臣出帅或骄恣越法。及沔 废后, 真定路 安抚使 吕溱继得罪,自此守帅之 权宜微矣。

轶事

宋朝时候有个官员叫孙沔(miǎn),曾经当过枢密副使。他在担任杭州知州的时候,审理过一桩偷锅案。

一天,有个小贩气呼呼地来到杭州府衙。他一只手拎着个大铁锅,另一只手揪住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,来到堂上要告状。孙沔升堂问案,对小贩说:“你要告什么状呀?”小贩生气地指着乞丐说:“他偷了我的铁锅,今天被我找到了,请大人重重地处罚他!”

孙沔一看那乞丐,正可怜巴巴地跪在地上,再一看还是个残疾人:左边胳膊没有了,袖管空荡荡的,右手只剩下两根手指头。

乞丐委屈地哭着说:“大人,您看这只铁锅少说也有四十斤重,我只有一只残手,哪里偷得动这么大的锅啊……明明是这个人看我有只好锅,想要占为己有,请大人主持公道啊……”

孙沔一听,十分气愤,一拍桌子对小贩怒喝:“大胆刁民,竟敢污蔑好人!你说这个乞丐偷了你的锅,我且问你,他只有两根手指,怎么偷这么大的锅?!”

小贩一听,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。孙沔骂道:“滚回家去,下次再犯饶不了你!”说着就叫衙役把小贩拉出去了。他又和颜悦色地对乞丐说:“我天朝上国是礼仪之邦,残疾人的一切合法权益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。这口锅是你的,你拿回去吧!”

乞丐破涕为笑,磕了个头说:“谢谢青天大老爷!”然后,他用两只手指撮起锅沿,借助手臂的力量猛地一抬,又低下头顺势一顶,大铁锅稳稳当当地顶在了头上。他转过身去刚要走,孙沔拍案喝道:“偷锅贼还想跑吗?!”乞丐一惊,意识到自己露出了马脚,“咣当”一声连人带铁锅一齐摔在了地上。

这时候孙沔让人把小贩从一旁带出来,把铁锅还给了他。